10月15日,在全國第6個“扶貧日”前夕,湖北希望工程博安國苗助學基金扶貧路上再出發(fā)。被600個孩子親切稱為“愛心老爸”、十年行萬里路扶貧助學的公益使者熊善清帶著志愿者們走進黃岡市團風縣賈廟鄉(xiāng)賈廟村,看望博安國苗助學基金持續(xù)資助的貧困少年。共青團團風縣委辦公室主任張陽、宣傳部長聞淦一同參與慰問。
總路咀高級中學學生陳伊涵今年剛讀高一,幼時母親去世,父親在外打工,杳無音訊,全靠外公一人微薄的退休工資支撐全家,供她讀書。博安國苗助學基金從2015年至今,每年向她資助2400元。陳伊涵性格開朗活潑,主動向志愿者們介紹學習情況和家庭生活狀況,博安國苗助學基金志愿者現(xiàn)場給小姑娘資助了下半年1200元的助學金,鼓勵她好好學習,長大后孝敬外公,以優(yōu)異成績回報社會。
賈廟村的王芳文正讀初三,弟弟是小學三年級學生,母親因病去世,父親離家出走,姐弟倆全靠外公在外打工供他們上學。今年初,外公查出慢性腎病三期,喪失勞動能力,全家目前僅靠王芳文舅舅打工養(yǎng)活一家七口人。志愿者們來到王芳文的家,為因重病失去勞動能力的外公送去2000元慰問金。據(jù)了解,博安國苗助學基金從2015年至今,每年給予姐弟倆每人2400元的學費補助。
熊善清理事長得知外公生病后,一直惦記他們一家,擔心因失去母親導致內(nèi)向的王芳文更加心情低落,于是專程驅(qū)車看望小芳文,鼓勵她走出陰霾,積極陽光地去面對生活,努力學習,回報外公外婆。王芳文的外婆非常感謝博安國苗助學基金長期以來的關心和掛念,拿出自己親手紡織的拖鞋和土特產(chǎn)。“這是我的一份心意,請您們一定手下,感謝您們一直幫助我們一家!”王芳文的外婆激動地說。
圖為王芳文的外婆親手紡織的拖鞋
據(jù)了解,十余年來,熊善清和一群慈善伙伴積極投身扶貧助學事業(yè),組建博安國苗助學基金,為了讓孩子們安心讀書、讓困境家庭吃飽穿暖、讓貧困家庭感受來自社會的愛心和溫暖馳而不息地默默奉獻。行路萬里,走村入戶送愛心,博安國苗助學基金的足跡遍及荊楚大地。